对于学生来说,学校堪比第二个家,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大部分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校自然也有学校的校规。
毕竟,学校要对动辄数千师生负责,相关的规矩自然要严格执行。尤其是寄宿制学校,相关的规矩可能要更严格,学生的安全问题非常重要。
但尽管如此,规矩也是死的,人是活的,有时候“按规矩办事”也要讲究人性化,不然就太不近人情了。对于学生而言,反而是种伤害。
最近,位于四川达州的达州外国语学校,就因为一件“小事”上了热搜,也引发了网友的热切讨论,甚至该校的校长还因此被有关部门约谈了。
四川一学校禁止带食物进校园,两名新生校门口狂喝11盒牛奶
最近,网上流传一则视频,视频中的内容显示,两名初中模样的学生蹲在学校们狂喝牛奶,旁边还放着一箱撕开的牛奶。附近有不少家长在劝两个孩子不要喝了。
据悉,视频发生的地方是四川达州渠县的达州外语学校门口,这是一所民办高中,但实力不容小觑,是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也是一所寄宿制学校。
根据视频的内容,大致能梳理出事情的来龙去脉,两名学生是今年新入学的初一新生,返校时因为手提一箱牛奶被保安拦下,保安告知学生,不能额外带食物进校园,牛奶也不行。
两名新生之前并不清楚这个规定,当时一时着急,又不想浪费把牛奶丢弃,最后只好想了个笨法子,打算蹲在门口把牛奶喝完。这就有了视频中一幕。
可一箱牛奶有二十余盒,两个初中生怎么能一口气喝完,两人的行为也引发了旁边家长们的注意,大家纷纷劝说,不要喝了,已经喝的够多了。
这时候保安也出来劝阻,并表示,虽然不能把食物带进校园,但是可以寄存在保安室,之后可以放假带走或者可以让家长取走。
这时候,两个孩子一个已经喝了5盒,一个已经喝了6盒,最终,在大家的劝说下,两孩子停下了,并把剩余牛奶寄存到了门卫。不过事件的整个过程却被路人拍下并放到了网上。
事件曝光后引发网友热议,校长被约谈
没多久,这则视频就在网上火了,播放量激增,也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大家议论纷纷,各执一词。
有的表示理解学校的规矩,尤其是寄宿制学校,食物安全这方面确实值得严格注意,不然一旦出现饮食意外,责任的划分和问题的根源都不好处理。
不过更多的网友则质疑学校的初衷,“不允许学生带零食进校园,无非校内有超市有小卖部,学生自己带吃的会影响相关利益既得者!零食不让带可以理解,牛奶还不让带就过分了!”
对此,学校附近商户的一些回应似乎也侧面印证了这个问题,“我们虽然在学校门口开买卖,但平时的客户几乎没有学生。”
事件经过发酵曝光后,校方也给出的正面回应,“学校确实有相关规定,不允许学生带食物进校园,为的就是保证学生的饮食安全。”
之后随着事件的发酵,当地教育部门已经介入调查,该校的校长也被有关部门约谈了,相信不久之后能给出个说法。
校有校规不假,但应灵活变通,不该死板
若从客观角度来讲,学校只是在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本身确实没啥问题。
而且相关的制度规定出发点肯定也是好的,学校顶多算宣发不到位,没有让学生对具体的校规有所理解。
但从另外的角度来说,学校的做法显然不那么人性,或者说处理方式过于呆板了。
牛奶这东西本身就不是什么零食,属于正常的健康食品,而且还是大牌子。
保安只要注意一下生产日期没问题,确定一下来源合理就可以放行,最后嘱咐一下下次别带了,不就行了。
实在不行登个记,直接跟学生说明白可以寄存,也就不会有后面这出闹剧了。
但从事情的发展来看,保安显然没有提前跟学生说可以寄存的事。再者,规章制度这种事也需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
除了灵活变通之外,学校是不是应该对新生及家长进行一次普及或者征求一下家长的意见?而不是死板的一言堂,遇到事只会用规矩硬来。
最后就是很多网友关心的问题,学校之所以这么规定是不是因为涉及到校内商店的既得利益者。
如果不是,学校是不是可以把商店、食堂的价格进行公开,以此打消这些顾虑?
退一万步讲,在视频刚刚曝光的时候,校方如果能第一时间站出来积极解决问题,给予回应,而不是一躲再躲,估计问题也不会闹这么大。
说到底,学校想的还是息事宁人,不是解决问题。不然也不至于到现在官方账号还处于私密状态,或者说真的有什么不方便的原因也犹未可知。
【今日话题】关于学校不让学生外带食品这件事,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