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牛奶网 - 牛奶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新闻资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闻资讯 > 学生连喝11瓶牛奶,只因学校无理规定,校内小卖部政策不是摆设
G.biz | 商业搜索

学生连喝11瓶牛奶,只因学校无理规定,校内小卖部政策不是摆设

信息来源:zgnnw.com   时间: 2025-09-01  浏览次数:35

  学生因学校规定在路边喝11瓶牛奶

  近日,在四川的某个学校门口前,一段两个中学生喝牛奶的视频火了,这两个学生面前放了一大箱牛奶,但却因为学校不能进,又不想浪费,就想要在路边喝完,旁边还有很多路人劝告他们别喝了,到后面一共喝了11瓶牛奶,不闹肚子不错了,如此心酸的行为让很多网友们争议,这些学生们看起来也十分无奈。

  经过调查发现,是因为学校规定不能带校外的食品进入学校,而且这还是因为疫情的影响,怕学生们乱吃东西,学校也是为了安全着想。这样解释让很多网友不满,只是牛奶而已,又不是垃圾食品,而且学生们喝那么多,学校的保安却没有阻止,明明一开始可以暂存保安室,让学生们打电话让家长们拿,却在引起众人争议的时候,才用了这个方法。

  不能够带校外的食物进入学校,难道学校食堂里面的食物是自产自销吗?带这么多牛奶,应该是学校里面的住宿生,家长们担心影响不够,所以才给孩子们加餐,结果却发生这种事情。涉事学校的校长已经被调查了,并且勒令学校整改这个规定。拒绝校外食物进校园,这个规定本身也是为了学生们的健康,但是处理的不太人性化,惹人非议。

  除此之外,了解到这个学校的性质是民办学校,很多人顿时也就悟了,可能徐生们自己带东西,影响了校内小卖部的生意,而这些民办学校的一部分经济,正是学校小卖部提供的,有些学校的小卖部还是学校人员的亲戚开办,其中的利益实在不可言喻。确实很多校内小卖部,价格方面比外面的超市要贵很多,但是一些全封闭式的学校,学生们唯一的生活用品或者是零食都只能在这个小卖部里面买了。

  校园小卖部有明确的管理规定

  如果学校不允许学生们带校外的食物,是因为想要垄断校内经济,想要学生们都去小卖部买东西的话,那确实约谈还不算严惩了,毕竟有关部门已经针对于学生们的安全着想,关停了所有中小学生的小卖部,不允许再设置,如果这个学校的小卖部还存在,应该勒令停止才对。

  可以看到,校内小卖部的利润是很高的,毕竟在一些寄宿制学校中,这些小卖部的作用是非常明确的,很多学校此前都把小卖部每年的承包权炒到上百万,这个价格还是引起不少商家的争抢。所以为了学校的安全和秩序,教育部规定关停了所有的小卖部,如果学校不允许学生们自己带食物,实在是不够人性化。目前也没有任何法律和规章规定,禁止学生们自带食物进学校,学校虽然有责任去规劝学生们不乱吃东西,但不能强制规定学生们的饮食习惯。

  况且这个学校的制度看起来更像是一刀切,牛奶是健康的食物,却被禁止带入,不管是出于什么角度,这样都是不合理的,一刀切在校园的规矩制定中,也是不能够促进学生们的健康发展。所以应该停止一刀切政策,校园虽然要遵守规定,但校园是我家这句话,也说明了需要一些人性化的设定。

  从这个学校的教训里面,其他学校也需要吸取其中的一些道理,不要让校园小卖部重返,毕竟下发的法规不是摆设,也不要太过于一刀切,符合学校发展的规定下,也要考虑一些学生和家长们的感受,一刀切的政策,反而是学校管理不当了。

  科学办学是教育从业者的底线

  一刀切政策中,也能看出很多民办学校的办学性质不够纯粹,更在乎的是学校本身利益,而不是在乎学生们的成长,这样在教育发展中是不合适的,作为教育从业者,一定要做到科学办学和依法办学,这是每位学校领导,都应该遵守的底线,如果因为想要得到利益,其实除了教育之外,还有不少的选择。

  教书育人的地方绝对不能够成为名利场,学校是为了国家培养人才的,而不是散播不良风气,歪斜学生们的三观,教育从业者要保持初心,学校首先自己风气要正,才能培养出一系列好的学生。如果连高层的领导都决策错误,把真正的教育放在利益后面,确实令人十分寒心。其实这些事情更是给其他民办学校提个醒,民办学校虽然没有政府的资助,身上的压力比较大,但教育不是生意,在乎的不应该先是利益。

  结语:有关部门应该对民办学校进行一定的管理,不能再这样的现象出现了,毕竟现在对中小学生们的成长是非常关注的,双减政策下,对学校的规定应该更加严格一些。

  今日话题:一刀切的学校管理政策为什么不可取?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牛奶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