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以为骨质疏松只有老年人要注意,其实,骨质在二十岁左右达到高峰后,从三十岁开始每年以0.1-1%的速度慢慢流失,特别是更年期女性流失速度更快,当骨头变得脆弱则会增加骨折风险。Dr.Tucker+塔克瑞博士呼吁:「骨质疏松是无声疾病,可及早预防、适当补充钙质,且要搭配摄取维生素D、维生素K、镁等帮助钙质在肠道的吸收。」根据健康状况调查发现,6岁以下幼儿钙摄取不足率约6成,其他年龄层更达9成以上,长期对钙摄取不足,青少年可能影响成长发育问题、成年人或年长者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早期无明显症状常被忽略,往往都是骨折后才发现,因此要趁早补钙维护骨本。Dr.Tucker+塔克瑞博士建议:「一般人每日钙质摄取量需要1000毫克、青少年成长发育则需要1200毫克,但通常饮食只能摄取到一半量,不足的量可用额外营养品补充。」
但该怎么正确的摄取钙,常常有许多的问题,像是以为吃知名护膝保健品,就可补钙;只要多喝牛奶就不会有缺钙的问题;补充太多钙片会肾结石等等,都是错误观念,Dr.Tucker+塔克瑞博士解析怎么正确补钙,包含什么时间吃、搭配什么东西吃都是影响的关键。
疑惑一每天吃高钙饮食就不会骨松?
明明每天都喝牛奶,怎么医师说我还有骨松问题?Dr.Tucker+塔克瑞博士解释:「即使补充充足的钙质仍有可能骨松,因为补充的量不等于吸收的量,钙在小肠吸收率不高,最多也大约30%。」因此,除了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也要添加「维生素D、维生素K、矿物质-镁」帮助钙质吸收。平时可在吃完含钙的食物后喝点醋、柠檬水,维生素C,因为钙在酸性环境较易吸收。如优酪乳的钙质就比牛奶好吸收,但也提醒民众,补充钙是有助延缓骨质疏松,但不能完全逆转骨质疏松,平日也需搭配运动、饮食、生活作息。
疑惑二吃钙片会造成肾结石?
如果有肾结石、血管钙化的人,可先评估一天钙的摄取量,如果摄取不足,还是需要补充。有些民众不敢吃钙片是因为担心会有肾结石、尿结石的问题,其实聪明补钙的关键就在摄取的剂量。Dr.Tucker+塔克瑞博士提到:「补充钙片不能一次量太多,可购买钙含量200-300毫克的钙片,一天补充2-3次较安全。」若有心血管疾病的男性朋友,补充钙时,建议可适时搭配维生素K,预防过多的钙化合物沉积在动脉壁,以避免血管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维生素K则可从深绿色蔬菜、蛋黄、牛肉等肉品,及纳豆发酵食品中摄取。此外,钙片取得容易,购买时可留意钙片成份,建议可以挑吸收率较好的钙片,如 Dr.Tucker+塔克瑞博士柠檬酸钙、海藻钙、胺基酸螯合钙等吸收率较高。
疑惑三缺钙就多吃葡萄糖胺补充品?
讲到缺钙问题,不少年长者都直接联想到多吃某一知名骨骼保健食品,但这类保健品,主要成分是葡萄糖胺、软骨素,主要是针对退化性膝关节设计的营养配方,目的是为了让关节软骨不再磨损,与骨质疏松并无直接的关联性。而骨质疏松严重时,膝盖退化也会比较快,仍建议以钙片加维生素D,改善整体骨质,再辅以葡萄糖胺成份,协助减少关节磨损状况,这样的保养效果较佳。
补钙晚上吃最好!切记少吃高油、高糖食物
在营养学中公认最佳补钙的时间点其实是「夜间」,因为入睡后会分泌生长激素,有助于留住钙质,且钙质有安定神经的效果,睡前搭配镁一起吃可以让睡眠品质更好。若是爱吃宵夜的人,优格算是个不错的选择,除了补钙也能补充蛋白质。另外,Dr.Tucker+塔克瑞博士提醒:「因为钙质会与体内过多的脂肪、糖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导致钙质无法被肠道吸收。因此若须补充钙时,须避免高油、高糖饮食,炸物、碳酸饮料等都可能影响钙质吸收,尤其碳酸饮料的磷较高,反倒会导致身体钙磷失衡,影响骨质。」
常见含钙的食物一览表
钙含量(每100公克)
大于200毫克
50-200毫克
小于50毫克
奶类
奶粉、羊乳片、奶酪
鲜奶、保鲜乳、优酪乳
水产类
小鱼干、虾米、鲑鱼松
花蛤、鱼松、干贝、虾仁
鲑鱼、鲭鱼、小卷、明虾
肉、蛋类
蛋类
牛肉、鸭肉、鸡肉、猪肉
豆类
冻豆腐、豆干、豆皮
豆腐、红豆、绿豆、黄豆
豆浆、毛豆
蔬菜类
发菜、海带干、芥蓝、高丽菜干、梅干菜干
香菇、紫菜、海带、菠菜、空心菜、地瓜叶、深绿色蔬菜
苦瓜、茄子、竹笋、黄豆芽、洋葱、龙须菜
其他
黑芝麻、山粉圆、无花果
白芝麻、莲子、开心果
腰果、南瓜子、葵瓜子
钙质的食物来源主要包含奶制品(牛奶、优格、优酪乳、起司等)、豆类制品(豆腐、豆浆等)、坚果、小鱼干、芝麻、绿色蔬菜等。想要预防骨质疏松,单靠饮食适时补充钙之外,日常生活中也建议搭配肌力运动,可以选择负重运动,例如重训、跑步、快走、跳舞、骑脚踏车等,都是可以有助增加骨密度。中国迈入老龄化社会对于骨质疏松预防应该及早开始,切记补充钙质不是「有吃」就好,尽早采取防范步骤,便可降低罹患骨质疏松症的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