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机能逐渐衰退,骨质也在不断流失,因此老年人非常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的问题,如果稍不注意,很有可能出现骨折,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一提到补钙,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喝牛奶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质以及其他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而且非常适合人体吸收和利用,是中老年人的补钙佳品。
但是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在平时都没有养成喝牛奶的习惯,长期喝牛奶和不喝牛奶的老年人相比,他们的身体又有哪些区别呢?下面不妨一起来听听医生是怎么说的吧。
喝牛奶与不喝牛奶的老人,有什么差别?医生说出大实话,提前了解
1、补钙壮骨
牛奶是一种高钙饮品,其中含有微量元素钙容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据说100克纯牛奶中含有微量元素钙35毫克,钙是促进人体骨骼和牙齿发育的主要成分,青少年儿童在平时多喝牛奶能够预防佝偻病,促进骨骼发育,中老年人多喝牛奶则能够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2、促进脑部发育
牛奶中含有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以及卵磷脂等营养成分都能够促进大脑发育,提高大脑功能,增强脑细胞的活性,让人们的思维更加清晰明了,也能够让反应能力更快,青少年多喝牛奶能够提高智力,更加聪明,中老年人多喝牛奶能够有效预防老年痴呆。
3、帮助睡眠
牛奶中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质,还含有半胱氨酸的成分,这种成分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类的中枢神经,能够调节情绪,减少烦躁抑郁等负面情绪,尤其是在晚上临睡之前喝一杯温牛奶,有助于放松神经镇静安神,摆脱失眠的困扰,快速进入深度睡眠当中。
4、美容养颜
牛奶不仅能够给身体提供能量,还能够给肌肤带来充分的营养,供应牛奶中含有的酵素成分,能够起到消炎消肿,舒缓皮肤的功效,如果皮肤出现了红肿情况,可以利用牛奶来进行护理,中老年人在平时多喝点牛奶,有助于祛斑平皱,美容养颜。
5、降低血压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元素,助于降低血压,而高血压是导致中风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有不少研究人员发现牛奶中还含有其他的成分,比如某种生物活性肽也能够起到预防中风的效果,中老年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人群,在平时多喝牛奶能够有效预防。
6、提高免疫力
乳制品中含有多种天然抗菌成分,其中包括蛋白质成分,比如免疫球蛋白等,牛奶的蛋白质,经过酶水解可产生一些效应肯定的免疫调节肽,他们可以激活免疫系统,增强免疫细胞的活力,提高机体对致病菌的抵抗力。
喝牛奶对人体确有好处,但并不适合所有人饮用
1、经常接触铅的人
牛奶中的乳糖可促使铅在人体内吸收积蓄,容易引起铅中毒,因此,经常接触铅的人不宜饮用牛奶,可以改饮酸牛奶,因为酸牛奶中乳糖极少,多已变成了乳酸。
2、乳糖不耐者
有些人的体内严重缺乏乳糖酶,因而使摄入人体内的牛奶中的乳糖直接进入大肠,使肠腔渗透压升高,使大肠粘膜吸入大量水分,此外,乳糖在肠内经细菌发酵可产生乳酸,从而刺激大肠,造成腹胀、腹痛、排气和腹泻等症状。
3、牛奶过敏者
有人喝牛奶后会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个别严重过敏的人,甚至会出现鼻炎、哮喘或荨麻疹等。
4、肠道易激综合征患者
这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特点是肠道肌肉运动功能和肠道粘膜分泌黏液对刺激的生理反应失常,而无任何肠道结构上的病损,症状主要与精神因素、食物过敏有关,其中包括对牛奶及其制品的过敏。
5、胆囊炎和胰腺炎患者
消化牛奶中的脂肪,必须供给胆汁和胰腺酶,牛奶加重了胆囊与胰腺的负担,结果使症状加剧。
6、平时有腹胀、多屁、腹痛和腹泻等症状者
这些症状虽不是牛奶引起,但饮用牛奶后会使这些症状加剧。
喝牛奶时,要注意哪些事情?
1、不宜空腹喝牛奶
空腹身体处于饥饿状态,需求能量阶段。此时喝牛奶将蛋白质当碳水化合物变成热能而消耗。在胃中停留时间短,很快排泄至肠道,不利于消化吸收。
2、煮牛奶不宜加糖
因为牛奶中含有赖氨酸,白糖中含有果糖,这两种物质在高温下会形成果糖基赖氨酸,这种物质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还破坏了牛奶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更主要的是对人的健康还有一定的损害。
3、牛奶不宜与中药同服
因为牛奶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会和中药中的某些物质产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而性质稳定的化合物,同时中药中的生物碱还会和牛奶中的氨基酸发生反应,使其失去应有的效应,甚至产生不良的刺激或过敏反应,饮用牛奶和喝中药应相隔1小时为宜。
4、不宜将牛奶放入保温瓶
因为牛奶营养丰富,在保温瓶内存放过久,瓶内温度逐渐下降,降到适当温度时,细菌会大量繁殖,3~4小时后牛奶就会酸败变质,喝了容易腹泻、消化不良或食物中毒。因此,千万不要图省事,将牛奶保存在保温瓶中。
5、贮存牛奶时要避光
牛奶在强光照射下l分钟,所含的维生素B6全部消失,维生素C也损失大半,从而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牛奶贮存不当,损失营养成分,甚至产生细菌,应引起注意。牛奶不宜久放,短时间存放应放在不受阳光照射、比较阴凉和卫生好的地方,以保护牛奶的营养成分不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