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片/视频 王鑫
济南动物园里有两头犀牛宝贝名叫“非非”和“灵犀”,其中母犀牛“非非”今年已34岁,是2016年引进来的,公犀牛“灵犀”也有9岁,是2017年引进来的。和“非非”同龄的王可新是济南动物园犀牛保育员,虽然和“非非”一般大,但在他眼中“非非”是他的孩子。

2010年大学毕业后,王可新应聘进入动物园成为一名保育员,负责饲养大象。2016年两只犀牛被引进后,有着大型食草动物饲养经验的王可新被安排饲养犀牛。与大象温顺的性格不同,犀牛有着“牛脾气”。两头犀牛刚到动物园的时候,因无法适应新环境,产生了强烈的应激反应,用角撞门、不吃不喝、坐立不安。为了稳定它们的情绪,王可新和同事两人24小时轮流值班,寸步不离,用手安抚并陪它们说话,两人用了一周时间,逐渐安抚了它们的焦虑,与它们熟悉起来。



饲养犀牛不仅要有足够的耐心,还需要有力气。两头犀牛每天要吃120斤干杨草、50斤干苜蓿草、30斤新鲜水果蔬菜和12斤混合饲料。吃得多,排泄物也多,每天7点半,王可新都要在外笼舍放上食物,将犀牛从内笼舍引出,然后对内笼舍清理。单是粪便,足有六七百斤重,即使是冬天,推着一车粪便到集中堆放点,来回一趟也会累得浑身是汗。


体形庞大的犀牛看似身披铠甲,其实皮肤敏感又脆弱,粗糙的褶皱之下,时常被蚊虫叮咬,所以犀牛喜欢把泥浆涂满全身,既保湿又防虫。济南动物园属于山体公园,地质较硬,犀牛的泥浆池较浅,犀牛无法直接站立在泥浆池里,为此,王可新和同事们在犀牛的外笼舍挖了两个小坑,以满足犀牛对泥浆浴的需求。


如今,王可新一吹口哨,两只“大可爱”就会跑到跟前,用犀牛角去拱王可新的手掌,仿佛在撒娇。为了能更好地照顾它们,王可新会在空闲时学习饲养犀牛的知识,并向其他园区犀牛饲养员“取经”,他希望一直陪伴两只“大可爱”,看着它们健康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