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牛奶网 - 牛奶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新闻资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闻资讯 > 被倒掉的牛奶无辜吗
M.biz | 商业搜索

被倒掉的牛奶无辜吗

信息来源:zgnnw.com   时间: 2022-06-26  浏览次数:13

编者按:【未来首席,请你发言】第三期:乘风破浪的经济学,本篇稿件来源:樊蓉蓉 24岁 深圳大学

被倒掉的牛奶无辜吗

  大多数人在历史课本上都看到过这样一张照片,“人们正把生产出来的牛奶倒掉。”这样的举动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也就是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当时的疑惑是经济都已经大萧条了,为什么还要把牛奶倒掉呢?

被倒掉的牛奶无辜吗

  而最近也就是在今年的4月份,由于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响,美国一些州的农场主们又开始倒牛奶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背后的经济原因也是一样吗?

  先从大萧条时期开始分析倒牛奶背后的原因。

  大萧条时期倒牛奶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倒牛奶比卖牛奶更“赚”钱,农场主采取了更赚钱的方式。背后的经济逻辑是供需关系(如左图),以及成本比较。

  1930年左右,经济萧条停滞,人们的购买力很弱,即此时社会上对商品的有效需求很低,整体行业发展几乎停滞,但是存在有些产业产能是过剩的,当这些产业供给很多,但需求很少,按照供需关系就会使得商品的价格逐渐降低(如右图,当供给不变时,需求从D减少到D’,价格会从P1降到P2),甚至低到不足以弥补成本的水平,这样就会使生产者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卖出商品。比如农场主挤牛奶,奶牛需要每天都挤奶(不然会胀奶导致奶牛的乳区逐渐坏死,最后产不出牛奶),每天挤出来的牛奶又需要及时消耗,因为储存产生的储存成本非常高,当牛奶供给很多、需求很少时,牛奶的价格会很低,

被倒掉的牛奶无辜吗

  此时农场主卖掉牛奶的收入都不足以弥补卖出牛奶等一系列流程的成本。假设1升牛奶原来卖100元,成本共花费30元,农场主还有60元的利润,现在由于价格进一步降低,1升牛奶只能卖20元,成本还是30元,农场主如果卖掉牛奶还得亏10元,所以农场主宁可选择倒掉牛奶。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按照供需原则,只有在减少供给的情况下,才可以使得社会上商品的价格不至于剧烈降低,如下图,假设在需求不变时,供给从S减少到S’,价格会从P1上升到P2,农场主倒掉部分牛奶,将牛奶的供需维持在一个

  相对稳定的水平,这样就可以使得牛奶的价格不至于下降过多,农场主就会有继续生产的激励,否则农场主不再生产牛奶,市场上就没有牛奶供给,农场的工人

  也会失业,使得社会购买力进一步降低,经济形势更加严峻。因此为了长远利益的理性考虑农场主自身或者政府驱使农场主选择倒牛奶。

被倒掉的牛奶无辜吗

  那发生在今年4月份左右的倒牛奶事件也是同样的理由吗?表面上的原因是相同的,倒牛奶比卖牛奶更“赚”钱,农场主采取了更赚钱的方式。但背后的经济逻辑有区别。经济大萧条时的有效需求量处于很低的一个水平,但是4月份这次是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人们的需求仍然处于正常水平,供给端也在正常供给,那为什么也会出现倒牛奶呢?经济原因主要在于供需错配以及供需体系不能及时调整。

  由于牛奶供给端短期内无法调整,不产生大幅变化,这里主要讨论需求端。正常情况下,牛奶的需求方有超市、餐馆、酒店、学校或相关单位的食堂等日常产生大量订单的地方,由于疫情影响,涉及公众聚集的餐馆、学校、某些企业等都关门了,这些地方就会取消原本订购的订单,导致农场主短时间内遭受很多大订单的取消,直接结果就是按计划产出的牛奶卖不出去了,而储存成本又很高,不得不倒掉。但是随着这些场所的陆续关门,人们对牛奶的需求仍然存在且没有大幅降低,疫情在家的人们仍然要喝牛奶,疫情期间只有超市可以购买,使得超市牛奶需求量飙升,但是供货量不能短时间内调度增加,超市为了保障更多人能买到且防止发生抢购恐慌,进行限购。所以会出现一种情况,一边农场主在倒牛奶,一边超市在限购牛奶,出现这种“荒唐”现象的原因是供需错配,农场主的很多大订单被取消,由于供需体系不能很快调整,不能及时把这样多余出的牛奶转供给超市,使得错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被倒掉的牛奶无辜吗

  这就是两次比较典型的倒牛奶的分析,可能很多人看到农场主倒牛奶的照片,心里会有很多疑问,比如倒掉多浪费?有很多人买不起牛奶,还有很多人就要饿死了,为什么不把这些牛奶发给他们?但是通过剖析他们背后的逻辑,可以看出倒牛奶这件事不是表面上看到那么简单,背后的经济关系以及市场经济体制驱动着农场主或者政府要求农场主这么做是“正常”现象或者说发生背景下最为合理的处理方式。

  因此,倒掉的牛奶无不无辜,要思考时代背景下的经济逻辑,“存在即合理”,从资源角度讲是挺无辜的,但考虑长远经济利益时是不无辜的。

被倒掉的牛奶无辜吗

  参考文献:

  [1]陈平.治理产能过剩 不应重复美国倒牛奶的悲剧[J].资源再生,2016(03):72-75.

  [2]肖擎. “倒牛奶”是转型升级的痛感[N]. 湖北日报,2014-12-11(005).

  [3]牛新春. 卖牛奶比倒牛奶 赔得更多[N]. 深圳特区报,2013-05-14(B11).

  [4].倒奶的理由[J].商界(评论),2012(06):84-85.

  [5]谢璇娟.谈谈罗斯福新政中的“倒牛奶”现象[J].中学历史教学,2007(Z2):107.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牛奶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