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牛奶网 - 牛奶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新闻资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闻资讯 > 牛奶中的“牛奶激素”
T.biz | 商业搜索

牛奶中的“牛奶激素”

信息来源:zgnnw.com   时间: 2019-11-30  浏览次数:12

早在1993年,美国批准了在牛奶生产中可以使用“牛奶激素”。所谓的“牛奶激素”其实是牛的生长激素,实际上目前还有很很多国家是不允许使用它的。美国为什么会作出与国际主流相反的选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牛奶激素”的作用

作为生长激素,其目的就是促进动物的生长。生长激素是动物脑中分泌的一种蛋白质。这里谈到的牛的生长激素自然就叫“牛生长素”(简称bGH) 。在很早之前,人们就发现把bGH注射到母牛体内可以促进产奶。虽然这种方式可以增加产量,但是bGH只能从死牛的脑袋中提取,成本很高。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可以通过控制合成bGH的基因转到细菌中,通过培养细菌来合成bGH。这样得到的牛生长激素被我们称之为“重组牛生长激素”(简称rbGH)。

其实本身rbGH不会让奶牛增加它的产奶量。一只奶牛在生过小牛之后,其产奶量会随着时间递增,当到达第70天的时候达到最高,然后逐渐下降。如果在它下降之前给其注射rbGH,那么产奶量就会下降的比较缓慢。这样就可以增加一只奶牛的总产奶量,从而提高其客观的经济价值。

“牛奶激素”本身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吗

当说到这些“陌生”的事物时,相信大家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些新生事物会不会对我们人体造成危害。于是为了探明究竟,科学家需要做出大量的实验来验证它的危害性。

如果从“牛奶激素”的本质说起,其实无论是天然的bGH还是人工合成的rbGH它们都是蛋白质。一般情况下,蛋白质被吃掉以后,都会被消化成氨基酸碎片才会被吸收。但是,不排除蛋白质整体或大部分被吸收然后对身体造成的影响。

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进行了大剂量的短期动物实验。在连续28天中,老鼠被喂以大剂量rbGH——剂量高达为奶牛注射剂量的100倍,没有观察到老鼠各项生理指标的异常。因此,FDA认为,食物中的rbGH不会被吸收,因而不必进行长期的安全性试验就可以做出安全的结论。

不过,加拿大食品管理部门不同意美国FDA的结论。他们认为FDA的评估中遗漏了一项研究结果。那项研究是欧洲要求的rbGH安全性研究的一部分,实验是用不同剂量的rbGH喂养老鼠,检测老鼠体内的抗体反应。结果发现:剂量为每天每公斤体重0.5毫克的老鼠没有异常,但是剂量为5毫克的老鼠中就有一部分产生了抗体反应,而剂量为50毫克的老鼠中发生抗体反应的就更多。加拿大方面认为这说明rbGH能够被吸收,因而FDA的决定不严谨。

FDA重新对rbGH能否被吸收进行了评估审查,尤其是对遗漏的这项研究结果。他们认为,这项研究并不改变此前的结论。因为动物的抗体细胞遍布全身,在肠道的那些抗体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被运输到身体其他部位,所以这项结果并不能说明rbGH能被直接吸收。

不过这样的一个解释显然只能说明观察到的抗体“不一定”是由吸收的rbGH产生,但是并不能否认这种可能性。FDA认为rbGH不会带来安全问题的另外两条理由是:即使是产生了抗体,其含量也非常低,不足以对人体产生任何影响;人体能够从牛奶中摄入的最大rbGH剂量,比如一个10公斤的孩子每天喝1.5公斤高浓度rbGH的牛奶,其剂量也只有每公斤体重0.0075毫克,远远低于实验中不会导致抗体反应的 “安全剂量” 0.5毫克。

FDA的这个结论得到了另一项研究的支持。如果对老鼠注射剂量为每公斤体重0.15毫克的rbGH,9天就能观察到体重增加以及血液中出现rbGH抗体。而在食物中加入每天每公斤体重40毫克剂量的rbGH,也没有变化。这可以证明食物中的rbGH不会被直接吸收,因而不会对健康产生影响。

使用“牛奶激素”生产的牛奶中会有其他有害物质吗

提到这个,就需要引出广泛存在于人体中的一种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蛋白质IGF-1(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加拿大对牛奶的分析报告认为,rbGH的使用增加了牛奶中IGF-1的含量。有一些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IGF-1似乎与前列腺癌等癌症有一定关系。如果是这样,使用了rbGH的牛奶就有了潜在的健康风险。

FDA认为IGF-1与癌症的关系只是一种多因素的相关性,迄今为止并没有证据说明IGF-1是致癌的原因。另外,rbGH导致的IGF-1增加幅度很小,小于牛奶中IGF-1的正常波动。也就是说,一头奶牛使用rbGH之后,所产的奶中IGF-1的含量会有微弱上升,但是上升之后的含量可能还是会低于许多不使用rbGH的牛奶。人体内本身含有IGF-1,不管所喝的牛奶是否使用过rbGH,所获得的IGF-1跟人体内本身含有的相比都微不足道。另外,经过加热、消化、吸收之后,IGF-1在人体内也不再具有生物学活性。

使用“牛奶激素”会对奶牛有害吗

在使用rbGH产生的牛奶是否对人体有害的问题上在国际上还没有达成一致。不过最终决定中还是有很多国家否决了使用rbGH来增加牛奶的产量,其原因是因为rbGH对奶牛会造成伤害。

加拿大和欧盟的相关专业委员会审查了rbGH对奶牛健康的影响,结论是其使用对奶牛的健康造成了损害。最普遍的损害是乳腺炎发生率的增加,其次还有奶牛生育能力、腿脚等部位也有不利变化。注射了rbGH的奶牛,其总体健康状况也不如未经注射的奶牛。乳腺炎的发生,可能导致抗生素使用的增加。这又增加了人们从牛奶中摄取抗生素的可能性,从而带来新的健康隐患。

总结

大众在挑选牛奶制品时,尤其是国外进口的奶制品,往往可能只会关注牛奶的牌子、原产地以及它的有效期,而会忽略牛奶本身的生产方式。FDA现推行牛奶厂家可在“不含rbGH”的标注之下,用小字说明“FDA认定:使用或者不使用rbGH的牛奶没有实际上的差异”。其实实际上就是在说生产的牛奶是rbGH还是不是rbGH在目前来看没有太大的差异。只是不用rbGH生产的牛奶会更原生态一些,作为我们消费者大可放心的去市面上购买新鲜的包装牛奶来饮用。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牛奶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