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宝妈都知道,孩子一岁以后可以喝纯牛奶了,但是市面上奶和奶制品琳琅满目的实在太多了,要怎么选择呢。
一位妈妈花了一下午的时间跑了各大超市,看完了所有在售的牛奶,经过总结后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发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选牛奶的核心
(没时间爸妈可以先看这)
● 配料表成分不超过3种的纯牛奶;
● 2岁以内要喝全脂奶(脂肪含量大于3%),2~5岁可以选择低脂肪(脂肪含量1%~1.5%);5岁以上可以选择脱脂奶(脂肪为0);
● 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8%,碳水化合物含量应在5%以内;
● 钙含量尽量选择高一点的,如果低于120毫克最好服用补充剂(或着吃高钙饮食,点我看食谱);
● 巴氏奶和常温奶是灭菌方式不同,巴氏奶营养略高于常温奶,不过差别不大,都可以选择;
1
首先要明确的是要选择纯牛奶,所有“不纯”的都要拉入“黑名单”。
判断方法很简单,就是看配料表,配料表里的成分超过3种以上的都不是“纯牛奶”。
以下属于黑名单范围:
● 发酵乳类
● 果味牛奶饮品
● 杂粮含乳饮料
● 复合型调制乳
其他的旺仔、娃哈哈、酸酸乳等就更不必说,看配料表都是一长串的。
既然是黑名单,属于不推荐范围,也就没有必要去分析他们的营养成分什么的了,看都不用看,直接pass!
然后,再从纯牛奶外包装信息去综合结比。
2
先踢出黑名单,再从白名单里去选择。
白名单有两种:纯牛奶和强化了d(和a)的纯牛奶(调制乳)。
看到的还有添加乳清蛋白,菊粉(益生元)等,也是可以选择的,这类调制乳一般配料表不超过3种。
在选择之前,需要先这几个常识:
① 刚挤出来的奶不能给宝宝喝,煮沸也不行,主要是消毒不彻底,不够安全;
② 2岁以内要喝全脂奶;
③ 2岁以上可以喝低脂奶,5岁以上可以喝脱脂奶;
④ 一岁以后宝宝喝奶主要补充钙和蛋白质,所以重点看这两个成分的含量;
⑤ 纯牛奶里强化d是加分项;
⑥1~3岁宝宝每日牛奶摄入量应该在大约480~360毫升(不低于这个值)。
基于这些常识,再看牛奶的外包装信息,主要看以下这四个方面的信息,综合性去对比和选择。
挑牛奶以下四点是关键
① 看配料
这个前面说过,选择配料表只有生牛乳的,比如:
或着生牛乳后面的成份不超过2种,比如:
成分再多的就不要选了,特别提醒下:一般强化了a、d的牛奶国外才有,国内的都没有强化(至少跑了一下午的妈妈还没看到)。
如果选择喝强化了d的牛奶,那么需相应减少单独的的补充量,每天d的补充量不要超过600IU。
比如这款100毫升牛奶d的量是1微克(μg),1微克(μg)=40国际单位(IU)。
如果每天喝500毫升牛奶,那么就有200国际单位(IU),按照每400IU的补充量,另外再补充200IU即可。
② 看营养成份表
● 蛋白质
正常纯牛奶的蛋白质含量在2.8%以上,超过3.5%的可以说是很不错的,再低的不用考虑。
再低的就是添加了很多别的“配料”,纯牛奶被稀释才导致蛋白质含量低。
▼这是纯牛奶
▼这是牛奶饮品
② 脂肪
脂肪含量只要大于3%,就属于全脂牛奶,低脂牛奶的脂肪含量一般是1%-1.5%,完全脱脂的牛奶为0%。
▼全脂
▼低脂
▼脱脂
● 碳水化合物
纯牛奶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一般不会超过5%,如果高出这个数字很多,肯定是添加了别的糖类。
▼这是纯牛奶
▼这是牛奶饮品
● 钙
以前认为牛奶钙含量平均都在120毫克左右,不过这次超市转一圈下来发现国内的大多只有100毫克,进口的倒是都能达到120毫克以上。
国内的就发现经典和特仑舒有120毫克,其它品牌可能也有,只是没看到。
▼某国产
▼某进口
看钙含量的意义是,为三餐饮食安排做参考,含钙低那么相应饮食上含钙高的食物要多吃,或着直接服用补充剂,防止钙缺乏。
③ 看灭菌方式
主要有巴氏灭菌法和超高温灭菌法(UHT)。
二者的区别:
● 巴氏杀菌为低温,营养保留更完整,奶味道更醇厚;
高温灭菌会把牛奶中不耐热的维生素破坏,好在核心成分蛋白质和钙保存尚可,味道不如巴氏奶;
● 巴氏奶保质期7天左右,需冰箱冷藏;
超高温灭菌奶常温保存,一般可放6个月左右,进口的甚至可放一年以上(和包装有关)。
有营养师认为,灭菌方式不是选择牛奶的唯一标准,还是要综合来看。
巴氏奶虽然营养保留略高于常温奶,但区别不大,核心营养还在。
而且如果要喝巴氏奶就只能是国产,如果对奶源很介怀的,那么可以选择进口,进口的只有常温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