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语~
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症?
傻傻分不清楚?
一
牛奶蛋白过敏
牛奶蛋白引起的过敏症状是一种免疫调节过激反应。体内抗体对异蛋白不识别,出现的排异现象,当调节出现紊乱时便表现为过敏。
分为两种表现情况:
第一种是首先发生于皮肤,饮用牛奶粉后皮肤会快速发红或者长疹子(湿疹),接着可能是呼吸道不适甚至引发支气管炎,一部分会相继出现腹泻。
第二种是先出现肠道不适,腹泻一段时间后皮肤开始出现红疹,最为常见的为湿疹。
严重者建议选择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氨基酸配方奶粉等;有家族过敏史,又不能母乳喂养的宝宝,从出生开始就可以选择这类不含完整牛奶蛋白的奶粉。
二
乳糖不耐症
乳糖不耐受并不是过敏现象,是指人体不能合成乳糖酶,或者因肠道疾病短期不能合成乳糖酶,导致肠道对乳糖不能消化吸收,出现腹泻现象。表现为腹部紧张、疼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先是腹部不适,有咕噜咕噜的响声,接着出现腹泻,大便酸臭略带泡沫,一天可以拉数次,只要不再接触有乳糖的食物,会自行恢复。
长期乳糖不耐受会导致营养不良,先天性不耐受者属于原发性,尽量避免摄入乳糖,或长期服用乳糖酶;因疾病引起的不耐受属于继发性,可以通过接触乳糖,刺激乳糖酶合成,一般7-15天可以恢复耐受能力。
人类肠道中的乳糖酶在婴幼儿时期分泌最多,随着年龄增长,对奶制品摄入减少甚至不再摄入时,乳糖酶分泌会减少,再次喝奶就会出现乳糖不耐受。有些婴幼儿失去乳糖酶的时间比较早,或者是先天性乳糖不耐受,可以使用大豆基粉的无乳糖配方奶粉,或者长期添加乳糖酶和益生菌改善乳糖的消化吸收能力。
三
两者腹泻症状区别
乳糖不耐受和胃肠道牛奶蛋白过敏引起的腹泻最易混淆,牛奶和母乳的主要糖类都是乳糖,有些婴幼儿由于不能消化乳糖就会产生和牛奶过敏的婴儿类似的胃肠道反应,要结合其它症状鉴别:
一是看大便性状判断,乳糖不耐受大便带有泡沫,酸臭明显;牛奶过敏的大便除了不成型,奶瓣可为蛋花状,膏粒状,无明显泡沫。
二是看腹泻后是否伴随出疹子,乳糖不耐受无疹子出现;牛奶过敏腹泻后相继出现疹子,但是宝宝同时为乳糖不耐受或牛奶蛋白过敏时,两者的症状会同时出现。建议选择无乳糖水解蛋白奶粉。
三是看吃母乳的适应情况,乳糖不耐受吃母乳仍然会腹泻,而牛奶过敏引发的症状减轻或不再有过敏反应。
四是皮肤测试,牛奶蛋白过敏严重的孩子,将牛奶液涂抹在宝宝皮肤,比如嘴角、耳背等表皮薄的部位会立即发红,这类只对皮肤敏感的宝宝奏效,可以在家中做。
需要注意的是,
为了更准确判断过敏源
也可以去医院进行排查,
常常用到是皮肤点刺法和血液检查。
接触了牛奶后的宝宝,
如果体内产生了
牛奶蛋白的抗体(IGG或IGE),
说明对牛奶蛋白过敏,
如果没有这类抗体,
说明对牛奶蛋白不过敏。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宝宝出生时
吃了几次牛奶没有过敏反应,
吃一段母乳后再吃牛奶却过敏了,
因为那时抗体还没有达到致敏的程度。
而有一类宝宝第一次接触牛奶的就过敏,
是因为在胎儿期或是哺乳期,
妈妈接触牛奶后产生的抗体
通过胎盘或母乳传递给宝宝所致。
宝宝的健康是每个父母心中最为的,各位家长在孩子出现症状时,可以选择拍视频记录的方式,可以拿给医生看,让医生更好地判断。